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7-08-11

步上层楼看创优

——访中铁四局五公司沈阳地铁项目总工程师张付林 [Idv`>o  
  11月4日、5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申报鲁班奖现场复查评审会在鹏城举行,他作为深圳地铁一期施工工程技术主管被派往参加会议,并负责向专家提供技术资料。 ^^z2< q-  
  3日下午,他从江西鹰潭赶到深圳。此前因为他对地铁施工用的军用梁规格和型号十分了解,和沈阳地铁项目的材料人员奔赴鹰潭定购了施工用的军用梁,然后直接来到会场了。 X F2{w[3  
  他,就是张付林,2006年度局优秀项目总工程师,现任中铁四局五公司沈阳地铁项目总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丹本高速公路、深圳地铁、深圳上步路通道、中信地下商场、沈阳地铁等项目从事技术工作,并逐步由技术员、技术主管走向项目总工程师岗位。所参与建设的项目技术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如深圳地铁施工工法“重叠隧道施工方法”、“盖挖顺筑施工方法”和“地铁盾构施工方法”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2003年“中国企业新纪录”;《盖挖顺筑法修建地铁车站和富水软弱地层浅埋大跨度群洞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深圳地铁大剧院站~科学馆站区间施工技术研究》荣获安徽省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通过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等,罗列在此,是想表达出他坚持把技术工作与项目管理做到完美结合,达到项目工程创优的目的的工作理念。 /N_NJ}di  
  那么,具体要怎样把技术工作真正贯穿于管理的始末,以工程创优达到项目的技术与管理的完美结合呢?会议休息期间,记者在会议中心大厅以聊天的形式非正式采访了他。 v?0EJzfNG  
  记者:张总,你好,在五公司所参建的深圳、上海、沈阳三条地铁施工中,你直接参与了两条,能说说做项目技术工作的人员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dPdP9x"Q  
  张付林:敬业,技术人员的敬业素质,这是第一位的。态度决定了工作水平和绩效的高低。比如说我们沈阳地铁项目工程部长程贤红,安徽理工大学毕业生,上个月,也就是10月5日到18日,需要把项目所有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都整理上报,他就主动要求和我一同做资料,项目部就一台电脑,于是,他抢着白天用,原因是考虑到我在正常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会有一些对外协调的事情处理,怕误了资料这一块的事。有人不理解,觉得他有些‘那个’,呵呵,直说了吧,觉得他有些越位,其实不然,这正是我们感知到的基本素质,敬业。就这样,两个人轮流倒班做,不仅按时汇总了资料,而且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度。我这说的是技术人员的内业方面,做项目,技术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范畴,那就是外业,这个方面,在沈阳地铁项目也有一个典型,我觉得从他的身上可以看见干技术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他叫程秀明,为人勤奋好学,憨厚稳重。十年间,他一直从事测量工作,一步步被评定为集团公司工人技师、中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现在地铁2#竖井技术主管,他不但挑起了现场技术工作的担子,还充分运用自身积累的施工一线知识,积极参与现场管理,是难得的一员干将。我觉得他的敬业被直观的表现为心态好,你看啊,现在我们实行季度评定技术人员业绩制,享受技术津贴面的只有70%,每次都被评为第二名,他没有抱怨,乐呵呵的说是大伙承让了。 ]8 o,#`q  
  记者:据我了解,你在从事技术专业工作的同时,是十分强调施工管理同步进行的,你是怎样做到的呢? j<Or3  
  张付林:和谐的项目氛围是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专业和管理能力同步进行的重要因素。做了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一点是只要到工地现场,都要主动跟技术人员聊聊天、谈谈心什么的,这能够让你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必分工作还是生活,都一视同仁。还有就是在遭遇技术难题困扰的关键时候,一定要勇于站出来带头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时候项目行政工作给予的全力支持,甚至于是下放权力,都是能够极大促进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外的潜在管理能力的。比如说今年5月份,沈阳地铁施工遭遇了施工降水困难的难题,按照伊始的做法,在开挖竖井内只打了4口降水井,20多米深,但连轴向外抽水整整一个星期,水位没有丝毫的回落,又增4口井,这次降了点水位,但结果仍然十分不理想,再加4口井,水降下去了,正当大伙庆幸高兴之即,施工紧急报告:在下外5米深处,有大水向上翻涌。这时,竖井内已经打了大小21口井,施工面没有可再能够保证施工不出现坍台的作业点,怎么办?当时我们采取了一个紧急应急方案:在作业面上打横通道,引水疏流。突击了四天四夜,问题得到了暂时性的解决。但任何的技术问题都容不得丝毫的“治标不治本”,集团公司派来了教授级高工周振强带领我们成立了降水攻关小组,协同沈阳地铁公司请来的国内著名专家,有铁三院的国家级地铁专家,辽宁有色金属地质勘探专家等一同勘探现场,模拟试验,最终制订出“小口径、多数量、小泵量、快降水”的施工方法。而后我们在施工中又再次优化了设计:把原定左中右三行排列打井,改为左右两排打井,既保证了降水,又节省了施工成本投入。这就是一个较好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例子。 &;o :jXz<_  
  技术工作要充分的发挥出它的作用,行政给予足够的“放权”十分必要。换而言之,也是和谐项目建设的氛围所必须要有的。在项目管理中,人们会听到一些技术与现场施工员之间的工作矛盾,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来解决问题。那么,加强行政赋予技术工作现场督促职能的应用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将现场的技术工作仅仅停留在一道工序或一个单项工程的技术资料交底上,而是应当和现场施工员一同把技术控制要点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去,从源头上保证施工的质量等。一个项目的总工工程师更要具备这样的工作方法,要善于分解担子,抓住重点,把握方向。 /?@zyG^!  
  记者:我们通常认为一个项目至少有三个硬性考核指标,那就是质量、安全和效益。刚才你说到了技术工作要从源头上保证施工质量,那么,对于安全保证,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TCtc6F4*M  
  张付林:做技术工作的任何一名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一定要把安全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来通盘考虑施工组织的设计和实施。也就是说项目应急处理机制一定要健全。在深圳地铁施工中,我第一次遭遇到洞内无前兆症状突发式坍塌。当时洞内掌子面上流塑状坍塌物可谓汹涌而来,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把掌子面全淹了,没有人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务工人员吓得全往地道出口跑。当时的项目队长王圣涛愣是往里跑,第一个跳到了坍塌物里去察看情况,一瞬间,人们都呆了,而后有人开始返回来,这样,大伙齐心协力往坍塌口填沙袋,终于制住了险情。老实说,那一次我也十分害怕,尽管没有逃离现场,但最终还是因为被项目队长的行为感动,才开始惊醒过来,投入抢险。事后,我做了一些思考,觉得随时注意施工安全是一名现场技术人员必要的责任和义务,这于人于己都不是一件坏事。后来做中兴广场地下商城工程时,我已经是项目工程部长,记得是5月份,现场人员紧急报告:施工遭遇坍塌,坍塌面距离城市主干区的煤气管道最大空间仅仅只有2米,我赶到现场,紧张的嗓子都哑了,但我告诫自己要沉着,一定要沉着。抢险方案在现场立即定了下来,大伙紧张的实施着,半个多小时后,险情被排除。我清晰得记得业主交口称赞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理机制。 E?4 7+P%n  
  在沈阳地铁施工,前期也出现了局部坍塌现象。施工队抱着“头痛看头,脚疼治脚”的侥幸心理,不愿意停工整顿。我有些急了,在班子会上立场鲜明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1#井出现坍塌,必须治理。一旦坍塌积累,就可能出大事。”项目行政领导公司副总经理王福恩十分支持,听取了我们技术部门的意见后,给了我“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技术”的权力。我也就没敢耽误,连夜去了工地驻扎,召集大伙开了会,定下了试验方案。在掌子面上选择了三个点,分组进行了水玻璃水泥、硫酸水泥和固沙剂材料水泥注浆塌方层试件的取样、培植和分析,三天后得出了结论,我真的是兴奋,在横通道里就给王福恩通报了情况。他也干脆,说那从明天开始就换用新材料,依照新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第二天,我和王福恩一起又下到竖井里,教施工人员怎样应用新材料。第三天,我转到2#竖井施工点,开始新的试验数据取样等工作。有人纳闷为什么不直接采用1#井的方法呢?“这不一样,做技术工作一定要强调一个严谨。这里沙层丰富,尤其是地下水系丰富,每一处的参考系数都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认真做好试验对比,选配出最好的方法才是有说服力的。”我们乐呵呵的回答了人们的疑惑。 x-/x9*  
  记者:记得你是公司内第一个在见习期间被任命为技术主管的人,当时争议很大。现在,企业规模急速扩张,很多院校毕业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赋予了现场技术主管,甚至于更高的职位,你能否告诉我们你对此的认识和希望? 3YDfn C  
  张付林:做技术工作,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和职位上,有“两最”是我的认识和希望。第一“最”,是最重要。又回到前面的问题,讲求的还是一个态度,一个把技术工作当作事业的敬业素质;第二“最”,是最害怕。技术人员的电话千万不要在夜半猝响,人的神经在这个时候的第一反应只有一个:出事了。99年中南工业大学毕业后,先到了公司承建的第一个国内高速公路项目丹本经理部见习。在这里不到三个月,被任命为技术主管,当时引起十分大的震动,一方面是公司没有这样跳级使用人员的先例,二则是人们有善意的担忧,恐慌重担压身,会令我过快的感受到压力,继而消沉。我听了挺血气方刚的,微微笑着对当时的项目经理说不任职我也可以照样干好的。“不对,我们的企业需要的是技术与管理能够完美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你要在工作中始终记住这一点。”项目经理的话至尽令我受益。那时的工程技术人员惟恐每天安排的工作少了,自己跑到工地现场,对不懂的问题能够作到随时随地的请教身边的人,不管他是干部,还是工人。而现在不得不看到,我们有一些技术人员宁愿绕弯子,费很长的时间把不懂的问题自行消化,也不愿意主动的询问。对此,我不能理解,这是一种自我能力的提高,还是一种倒退? Lyp_-K~m  
  做高速公路的现场技术主管,十分累,一晚上要爬起来三四次,为的是保证施工队伍各道工序间的自检合格。但再累,也从不向领导喊叫,更不会向领导“撂挑子”。在深圳地铁,石雷刚分配来,安排了一名熟练的技术人员带他,但问题出现了,水平仪测量后,技术员师傅躲一边自己演算数据,而不肯把掌握的技巧直接传教给他。这显然不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要具备的素质,三人行必有我师,学到的东西应当没有丝毫的保留,因为我们首先要想到的共事其实就是在做团队,做集体的力量发挥。交流我们已然学习到的东西,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高。在沈阳地铁,工程部定期进行CAD制图比赛,目的也是如此。工程技术资料完全可以跟,也应当是跟工作进程一起走的,这样才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链。 i@;K1}n f  
  及至深圳地铁申报鲁班奖现场复查会结束,我才得知,因家中无人照顾,5月1日,张付林和妻子不得不把出生才3个月的孩子带到了工地来,现在已经有9个月大了。 K!K:v>Is  
  “总之,我以为我们应该步上层楼看创优,项目技术工作要切实发挥最大的作用,技术人员良好的敬业素质、项目行政的大力支持和和谐建设的氛围加上完善的安全质量的紧急处理机制,就一定可以达到专业与管理的完美结合,这好比一个家庭,三者确有不可。”张付林以此与我作告别语。 {\^K8z}  
李茂


类别: 沃若讲述 |  评论(3) |  浏览(8737) |  收藏
一共有 3 条评论
woruo1970 2007-08-30 20:10 Says:
谢谢编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