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7-06-29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2007年初,中铁四局五公司总经理刘勃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出:“面对不断出现的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仅凭我们现有的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善于学习。我们要按照建立学习型企业的要求,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建立鼓励学习的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全员学习的风气。” u)`#7$b}  
近年来,中铁四局五公司,不仅立足铁路建设市场、扎实做好国家交通大动脉经营建设任务,而且有步骤、稳健地参与施工高科技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在这样高层面竞争的压力和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双重推动下,掀起了各种类型的学习热潮。建设学习型企业,加速全员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开掘和发挥,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是五公司在创新中谋求大发展的一个率先选择。 K JY -g8  
近日,笔者采撷了一组镜头,从中可以看出,五公司员工在建设学习型企业过程中,学习正在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IzHEGd4  
1oElP(}  
武广客运专线是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施工标准高,许多工法工艺都是第一次应用。我们首站就来到了湖南长沙星沙开发区。五公司在这里承担了武广客运专线二标段(以下简称武广二标)46公里施工任务。我们到时,正是五公司武广二标项目部浏阳河隧道分队“班后会”的讲评时间。十来个平方米的活动室,坐满了刚下班的员工。这一次,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弱爆破法施工和隧道防水”。翻开大家听讲做的笔记本,厚厚的本子上满满地写着历次学习的内容摘要。负责组织学习的分队经理邓敦毅介绍说,通过“班前会”“班后会”的这种灵活形式,不仅在第一时间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还及时为一线员工“量身定做”了补充性和前瞻性知识,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传递给一线员工。如今,他们已经分别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安全生产法”、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文件、职业道德规范等十多种主题教育活动,人员参与率为100%,既确保了教育的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又保证了教育活动的质量。现在,这种学习方式已融入分队日常工作之中,成为全员学习的重要载体。 t(nS}8_?  
建设学习型企业,如果没有全员参与,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学习型企业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学习形态。武广二标项目部专职党委副书记陈昌国说:“我们根据公司学习型企业创建整体部署,认真创建成学习型项目部,两个目的:学习为了发展,学习为了竞争。一句话,就是为了实现‘两个率先’”。发展和竞争的观念与一线员工紧紧相连。只有让广大员工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增强参与竞争的能力,练就熟练地专业技能,才能不被社会、企业的发展所淘汰。 D 5z"k  
我们在项目部了解到:陈昌国所说的“两个率先”,即率先让每一名参战员工都能够学习到客运专线建设标准规范,率先开展专项技术创新活动。为此,项目部采取了和移动公司联系,由项目部工程部门向移动公司提供资料,开办定时向员工发送“规范知识”短信和设立“技术创新”奖的方法,既解决了施工管线长,人员无法集中学习的实际问题,又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紧紧的把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集中到了“高、尖、难、新”技术上来,有组织的开展技术创新课题研究、合理化建议和QC活动,不断完善员工技术创新管理工作,使技术创新与施工生产相结合,不仅保证了技术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自2006年初进点以来,共进行优化的技术方案14项,其中,降低CFG桩施工堵管率、提高水泥搅拌桩芯体的无侧限压强度、客专线大体积混凝土实心墩身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旋挖钻机成桩优良率等4个课题已取得良好成效。尤其在长达十几公里的浏阳河隧道的竖井开挖、CFG桩施工方案的优化两项创新应用中,节约成本超过一百万。 \i|m!Ktm  
五公司武广二标三分队工程部长高飞龙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提拔起来的年轻人之一,在CFG桩施工现场,他兴奋地告诉我们他和他的同事们在这里得到了锻炼。 \)-=zOf  
@`LtS Z>  
根据专家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接受5年文化教育,就足以应付后40年工作生涯的需要;工业经济时代,受教育达到12年就可以适应一生的工作;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使人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才能使个体的人,乃至全社会,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五公司致力于创建学习型项目部,注重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在构筑开放式内部教育模式,让学习成为一个工作内容,一种生活方式。 Bw4z_  
在五公司承建的沈阳地铁项目部,我们见到了2006年7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的贺晓庆,这个年轻人在沈阳地铁项目部党委组织的“学技带徒”活动中,虚心求教,刻苦钻研,迅速成长,今年1月17日在党委组织的测量技术比武中获得亚军,3月初,他参加了项目部组织的“大断面人防段技术研讨会”后,又用了一周时间对其负责的隧道区间大断面人防段施工方案做了细化研究,研究做到胸有成竹后,他积极配合党委对即将进入大断面施工作业的班组进行专项培训,在每天的培训中,贺晓庆为施工队伍留有足够的讨论时间,一些细节性技术难点问题在他的讲解中,施工队负责人豁然明朗,信心倍增。 4L:P9T q =  
五公司副总经理兼沈阳地铁项目经理王福恩说,沈阳地铁党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实用原则,紧紧结合项目施工需要,对重要单项工程开工和重要工序转换,必经“二次培训”进入实施作业,首先是对技术主管和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其次是对作业班组的施工技术培训,每项培训都安排讨论时间、难点问题解答,提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做到真学、真懂。经过一年来的教育培训,一批新大学生渐成骨干。在7名大学生中4名达到了做技术主管的水平,并实际担任了该项工作,他们的表现得到了监理单位、项目部领导以及职工的好评。去年以来,因为公司地铁市场的扩张,有6人调到其他项目担任部长,为成长的骨干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CC9Z&<+  
R_%aa-5x  
29岁的杜宏和30岁的尹竹是一对小夫妻,他俩同在五公司武英(武汉—英山高速公路)项目部上班,又同在进修学院读函授。尹竹去年被评为中铁四局优秀工程部长,到这个项目上来时,被任命为项目部副经理。见到他们时,杜宏正向先生布置代抄笔记的任务。我们和杜宏聊了起来。 , PghbC&1  
“是项目部要求你们参加学历再教育吗?” a(hLD?#Sqq  
“不,是我们自己要学的。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下竞争日益激烈,不能等着知识‘推’过来,而要主动去寻找、去‘拉’。” $peldh  
“学着累吗?” z]\=8D|Ge  
“累!有时一天工作下来,再晚也还是要赶着读三两页课本的。像我们在一线项目部,有时候学院的集中面授并不能完全到课,我俩就岔开了去,可以互相抄笔记,再自学。” G Ep zm3  
“想过放弃吗?” SGs}-` s&  
“不会,坚持到底。” m :cS:  
据统计,仅2006年以来,五公司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加大和加强委外培训、自办班培训、岗前培训、技能鉴定培训等力度,采取“中心集中开课和一线现场办班”的互动形式,年度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9期,培训员工5037人次(包括外协队伍),全员培训率达82.8%。被中铁四局授予“鉴定培训考核基地优秀单位”称号。到目前为止,全公司3000余名干部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259人,取得高级职称有50人、中级职称有321人,为全公司工作不断提升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文明企业形象进一步巩固,形象工程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文明施工、项目管理、安全管理、组织领导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员工真正融入了“学习型企业”的氛围中。 k?6*P!s  
34(iR  
江西九江。夜。五公司电话会议室。 X7,0~u,  
五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贾恩增和总经理刘勃正与员工们一起参加公司总部学习活动。在学习会上,讲课人不是专业的教师或公司领导,而是财务部长周立新。学习过程很热烈,没有空泛的大道理,讲课的内容与员工的工作密切相关。比如公司总部成本支出如何控制,如何把总部职能作用转化成可考核的实践成效等。员工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经验与教训。一个台上热情地教,一个台下细心地学,浑然一片。 -P TbV8|  
“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公司的这种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团队学习方式。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员工们取长补短,在业务上得到了提高。”贾恩增说,“我们搞学习型企业,绝对没有花架子,因为我们的员工很清楚一点:学习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搞学习型企业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而是为了在严峻的形势下保持良好的基础管理,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发展比人慢,就会被淘汰;个人素质比人低,也会被淘汰。为了过上美好生活,就必须学习,必须终身学习。这样,就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 $:D)"F8D  
在五公司,像这样的团队学习随处可见,包括公司医院、基地社区和实业分公司。贾恩增一番朴素的话说出了一个看似浅显,实际大有学问的道理:没有目的、不落到实处的学习势必不能持久。学习型企业也好,学习型个人也好,学习必须与岗位、与工作紧密相连。学习是与工作不分离的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从而获得更美好生活的学习。有了这样的动力,学习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需求,就不会流于形式。这实际上是一种长效机制,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切身需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类别: 沃若讲述 |  评论(4) |  浏览(11493) |  收藏
一共有 4 条评论
woruo1970 2007-08-01 23:14 Says:
希望有斑竹或者编辑老师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