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最佳实践者!” OdZ%AS
—— 一份来自宝钢职工的调查报告 sj)o
5\ t"DZ2~q
_1K7qb<
X
L,D% 1
不论职工的岗位差异,不论职工创造成果价值的大小,只要职工比昨天、比同行做得好,宝钢就认同员工创造了最佳的精神、方法和业绩,这种行动被称为“最佳实践者”活动。金融危机以来,宝钢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激发10万多宝钢人的创造力。今年1至10月,宝钢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在全球同行业遥遥领先。 hlST
TvV
:E:Ei!>::
“最佳实践者不仅仅是宝钢应对危机的举措。事实证明,宝钢战胜一切挑战的最根本力量在基层。”宝钢集团党委书记刘国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p%
YS #D
nl`.by
员工都做最佳实践者, nUn{S3
$qS" lT"O
宝钢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危机 !m$4wY
ya~$qsXoV
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钢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现全行业亏损,作为龙头企业的宝钢也不例外。去年下半年,宝钢出现需求萎缩,从11月开始,出现月度亏损,这在宝钢历史上从未有过。 >vAC8mXs
/xAR52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及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云突变,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都有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和紧张。“宝钢拥有一支富有主人翁精神的职工队伍,在面临困难的关键时刻,他们就是最基本的依靠力量,这也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宝钢集团工会主席汪金德说。 Z=f=A
gTZ\3sHRp
去年8月,宝钢工会围绕企业应对危机的举措,提出开展发现、培养、宣传“最佳实践者”活动,即倡导广大职工和各级组织在执行计划目标、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中,争当响应好、执行好、方法好、效果好的优秀个人和优秀团队,以职工和组织的最佳实践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一套发现、培养和宣传“最佳实践者”的运行机制。 l^Q<wu\
k&Qkv-Nz
今年11月,记者在宝钢采访时,屡屡听到这样的故事: {4Y@\U4
5;/&zA6
——集团下属浦钢公司管理服务中心退管室职工唐继氢,每月要发出1万多封信件。每次她都不厌其烦地核对地址,确保邮寄一次成功。一年企业减少近3000封退信,节约邮寄费2400元; ! ok':pk=X
,3_a}g&q
——特钢事业部锻造厂设备点检员唐志军,发现德国进口设备漏油现象十分严重,就利用外文字典译进口的技术材料。经过努力,年润滑油消耗量由原来的208桶降低到24桶,减少支出45万元;
}i+EFi.;
@;W|ysaU1l
——设备部机械设备首席工程师廖礼宝,面对炼钢工艺的世界性难题,大胆突破传统,用全新的焊接方式取代铸造方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年降低成本达1000万元以上,申请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 *aF$gO"|
y~Ku2Pes
…… OG1I9@-p
\
,/m.2b
“很多这样的宝钢员工都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行动。”汪金德说,“开展活动后,中层管理者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不讲空话,而是要讲故事,讲最佳实践者的故事。”他说,一次,管理者在台上讲员工的故事,很多员工在台下流出激动的泪水。 n<J-Oue_
U?}0~*FZM
宝日汽车板检验员田方林骄傲地告诉记者,由于发现并解决校验仪表标准溶液消耗量大的问题,食堂墙上也挂着她的事迹。“我很开心、自豪,同时也有压力,还要带动周围人加入到节能增效的工作中。” 3`Fb-'KO
{HV]SSIx
“广大职工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激发了创造最佳实践的责任感、使命感,管理者更加坚定了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汪金德说,这项活动把企业的未来和员工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人人都做最佳实践者,宝钢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危机。” r2*Uvk-4D
DQ04eD
管理者也要做最佳实践者 po
Rxq"?\
KbFC(^
一年来,宝钢职工自主立题、确定经济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6万名职工自主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16万条,采纳14万条,实现经济效益10多亿元。目前,宝钢个人发明在30项以上的已达几十人。 %iS@KTTr4
FiS%/rES
职工是“最佳实践”的创造者,而驱动职工创造的主体是管理者。“我们鼓励管理者也要做最佳实践者。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培育最佳实践者,为职工创造实现最佳实践的环境和氛围,让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尽情发挥。同时,就像技术创新一样,要善于打破原有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规章、流程、制度,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说。 li2Eu>
5/M%{Xm]
去年,宝钢工会向职工推出一份《宝钢管理者问卷》,80个问题涉及企业发展、经营管理、职工生活等20个类别,成为反映职工需求与关注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今年2月,宝钢发文要求管理者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发现“最佳实践者”。 FrXn'{kW
2'ta ZgA>
之前,集团下属一家公司连续3年在干群关系测试中得分低,成为管理者最头疼的一件事。活动中,公司领导积极下基层,加强沟通,今年干群关系满意度大大提升。“受危机影响,员工收入比以往有所下降,但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却在提高。”这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感叹,宝钢不缺最佳实践者,关键是如何善于发现,要给一线员工更多的掌声。 VP|~E4 Wq
M@T3&wb
一年来,集团最高层领导与来自基层的3000多名一线最佳实践者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讲述千方百计降成本,与企业同舟共济的故事。集团先后召开6次最佳实践者座谈会。半年里65位员工走上台,给集团领导“上课”。 qic~~KX*
lk7!?#z~
不锈钢事业部能源管理监督员卢焕朝只要撞见“跑、冒、滴、漏”现象,绝不手软,被人称作“卢一刀”。集团总经理何文波感慨地说:“最基层的员工为了企业,不怕得罪人。我们的领导要向员工学习。”他由衷地对最佳实践者说:“我感谢你们!” S"djPy
E\n,mH
经过努力,今年1至10月,宝钢实现营业收入1579亿元,企业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4.8%。 Y& |